丁诺舟:日本右翼的“历史战”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作者:丁诺舟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5-02-10 126

丁诺舟:日本右翼的“历史战”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日本右翼发动所谓“历史战”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军国主义招魂,使其“附身”当代日本,转世重生。历史证明,军国主义只会让日本陷入灭顶之灾。日本右翼赢得“历史战”之日,便是当代日本开启灾难轮回之始。篡改历史,只会重蹈覆辙;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来,日本右翼势力不仅没有反省侵略罪行给亚洲邻邦和日本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反而试图全面推翻东京审判裁决,重回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行列。由于战后国际秩序的约束以及曾经遭受法西斯荼毒的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坚决斗争,右翼势力在现实政治中难以轻易“遂愿”,在相对“柔性”的历史文化领域发起所谓“历史战”,便成为他们的“迂回”战术。所谓“历史战”就是围绕历史问题的“认知战”,即通过诡辩逻辑、篡改和伪造史料等手段洗白甚至美化日本的历史罪行,重塑其历史形象,从而为当代日本重回政治军事大国行列构建历史合法性。

拖德国、美国“下水”

自战败以来,虽然日本右翼一直为战争罪行开脱,尤其是在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慰安妇、虐待战俘等问题上百般狡辩,但这些罪行已经臭名昭著、板上钉钉,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罪证以及中国、韩国等受害国和国际正义人士的揭露与斗争,右翼论客已经左支右绌、黔驴技穷,再在这类问题上抵赖纠缠,只会越描越黑。为此,右翼论客将目光投注到国外,一方面寻找犯有与日本类似历史罪行的“同类”,通过为其“翻案”,证明自己的“无辜”;另一方面寻找与日本历史和现实情况迥异,尤其是被视为所谓“正向价值”代表的“异类”,通过诡辩来抹除“异类”与自己的差异,反证自己的“无辜”。两种方式的思想内核一以贯之,即以一系列诡辩逻辑,表达所谓“坏人也有好的一面”、“好人也有坏的一面”,混淆“正义”与“邪恶”、“罪”与“非罪”的边界,颠倒黑白。为纳粹德国“翻案”与歪曲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政治外交理论,正是施展上述伎俩的典型例证。

众所周知,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严重战争罪行、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作为纳粹德国盟友,军国主义日本在亚太地区所犯罪行与之如出一辙,且两国的战后境遇也极为类似。因此,为纳粹德国“翻案”,美化纳粹历史,便成为日本右翼发起“历史战”的新内容。他们打着所谓“全面、客观研究历史”的幌子,声称“纳粹德国实施了先进的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了惠及全国的医疗保健政策”,以证明纳粹“也做了不少善事”,试图以此修正纳粹德国的历史形象。当然,日本右翼此举绝不是什么“助人为乐”,其真正目的是通过“超度”“前世盟友”来“解脱”“今世日本”的“前世罪孽”。对此,日本国内有良知的学者已有警觉和揭露。小野寺拓也、田野大辅在《检证纳粹也做了善事吗?》一书中指出,近年日本国内为纳粹“翻案”的论调甚嚣尘上,其本质是右翼论客的“历史战”行径,必须及时反驳,否则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将受到动摇;“历史战”论客的逻辑是,如果纳粹德国“做了不少善事”,就不应被全盘否定,以此类推,二战时期的日本政府也“做了不少善事”,也不应遭受彻底批判,揪着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不放就是对日本历史“以偏概全”。

如果说日本右翼为纳粹德国“翻案”的伎俩是标榜“其德不孤”,那么通过歪曲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理想主义政治和外交理念,将之与日本军国主义一体观瞻,就暴露出“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强盗逻辑。他们彻底抹杀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声称威尔逊的民族自决理念不仅“分裂”奥匈帝国,是造成巴尔干半岛纷争的“罪魁祸首”,也是苏联、朝鲜等“邪恶专制国家”诞生的根本原因;威尔逊不但没有创造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反而破坏旧有的世界秩序,威尔逊才是世界秩序的“挑战者”,乃至“今日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纷争都是威尔逊引起的”。“历史战”论客试图将日本军国主义与威尔逊主义同质化,既然二者都带来一系列混乱与纷争,那么就不应只有日本受到非难和抨击,至少“同罪”的美国没有资格对日本历史“说三道四”。

无论是为纳粹德国“翻案”,还是将威尔逊主义歪曲为“共犯”,两种伎俩都是诡辩逻辑,一戳就破。在为纳粹德国“翻案”时,他们完全不顾目的与结果、主观与客观、主流与支流、本质与表象的辩证关系,所谓“坏人也做好事”、“好人也做坏事”的观点就是典型的诡辩论。在歪曲威尔逊主义时,他们彻底抹杀“正义”、“平等”、“公正”等人类共同价值,宣扬抽象的战争论——战争只有胜负,没有义与不义,充分暴露法西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真面目。这两类伎俩在诡辩逻辑上“异曲同工”,但就形式逻辑而言,实则自相矛盾——前者“标榜”善恶价值,后者抹杀善恶价值。可见,以诡辩扭曲事实,只能欲盖弥彰。

引入话语“外援”

日本右翼将“历史战”场域扩展到世界范围,除上文分析的伎俩之外,一些日本民众不太关心世界历史、相关知识较为薄弱的特点,也为其利用“先入为主”的手法,抢先在民众认知的空白领域“跑马圈地”,提供了客观条件。右翼引入国际法、经济学、心理学等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来说更加“玄远”的知识及话语,为日本历史罪行辩白。

以“历史战”论客、国际法学者仓山满为例,此人在YouTube等视频平台上传大量视频,叫嚣要用战时国际法打赢“历史战”。在为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行径辩解时,仓山满直接抛出颠覆常识的观点——“即使是关东军自编自导自演,也不构成侵略”,并且将之设为大标题,以博人眼球。仓山满诡称:中华民国的政治混乱程度远超伊拉克战争后的伊拉克,东北地区实际上被军阀控制,存在超过三千起命案无人问津,中国政府对此视而不见;日本外务省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未取得成效;在此情况下,日本为保护日本国民利益,采取军事行动是合理的。他进一步辩称:所谓自编自导自演,本质上是“自我拯救”,战争是“自我拯救”的最终手段,所以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铁路进而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但“符合国际法”,而且“符合道义”;按照国际法,一旦一方违背协约,另一方就无须遵守义务,比起批评关东军,更应该指责中华民国政府的不作为,对于无力保护外国侨民的国家,他国通过“自我拯救”的方式保护侨民,是国际法承认的权利。

与此同时,仓山满所谓专业学者的头衔和国际法的玄惑外衣,哄骗无暇也无兴趣深究专业知识的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在制作视频时,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化为条目式内容,通过视觉冲击和直观的数据呈现,降低观众的理解门槛。此外,仓山满的视频注重节奏把控与情绪调动,通过设置悬念、煽动情绪等方式,让观众持续保持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观众的历史观。上述操作,为仓山满的YouTube账号招揽20万人以上的关注者。部分年轻粉丝不仅听信其错误观点,甚至表示政府应该委任仓山满全面领导“历史战”。

刨去各类宣传和营销技术不谈,仓山满兜售的历史观点难以成立。首先,将军事侵略行为诡辩为“自我拯救”行为,刻意回避国际关系中关于主权国家互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即使一国内政混乱,国际社会一般通过国际组织干预,而非采取单边军事行动。其次,根据国际法,即便是在所谓“保护公民”名义下,未经当事国同意的军事行动也违反国际法。仓山满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部混乱状态作为日本侵华“合法性”的依据,藐视国际法对于外国干预的严格限制。最后,仓山满所谓“一旦一方违反协约,另一方就无需遵守义务”的观点,无视国际法鼓励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而非诉诸军事行动的原则。

政府背书与“舆论抢滩”

“历史战”实际上是日本官方有组织推动的历史“认知战”。早在2006年安倍内阁第一次上台前,政府各部门就有涉及“历史战”的业务,如文部科学省负责历史教科书问题,外务省等其他相关省厅负责向中国和韩国发动历史宣传战。2006年9月,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后,设立“历史担当首相辅佐官”,在“内阁官房副长官补室”专门设置处理“和其他国家产生摩擦时负责统筹各省共同行动的”历史问题专员,全权负责“历史战”,加强“历史战”的一体性与战略性。虽然安倍政权已成为历史,安倍本人也已作古,但“内阁官房副长官补室”的架构和“历史战”政策仍在延续。

在日本政府支持下,借助网络时代的技术便利,“历史战”的战线扩大至全球网络空间。“历史战”论客在YouTube、维基百科、Reddit等国际交互性媒体平台进行“舆论抢滩”,向较为庞大的英语、法语等语言用户群体渗透其历史观。

一是通过编写维基百科等网络百科全书、搜索网站的相关历史词条,篡改历史事实,洗白罪行。例如,1937年7月在北平东郊通州爆发的“冀东保安队起义”(即日方所谓“通州事件”),是冀东日伪政权内部爱国官兵发起的抗日斗争。起义爆发后,日军对通州县城实施惨无人道的报复行动,有组织地逮捕、屠杀中国平民。事后,为掩盖侵略罪行,日军反诬起义部队“屠杀”日本侨民。这一颠倒黑白、贼喊捉贼的行径,也被“历史战”论客搬上网络舞台。在维基百科“通州事件”英文版词条中,他们刻意模仿南京大屠杀英文词条的话语和叙事,将反侵略者与侵略者、受害者与加害者对调位置,给人营造“日本也遭受类似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假象。

二是在YouTube等平台上,“历史战”论客以简短的讲解和动画视频吸引受众,输出军国主义历史观。例如产经新闻社主办的Japan Forward频道制作视频短片“靖国神社的战争记忆”,将靖国神社粉饰为“崇尚和平、尊重历史、充满多样性”的宗教设施。

三是通过外国代理人散播错误历史观。如美国的肯特·吉尔伯特(Kent Gilbert)、加拿大的米凯拉(Micaela)等YouTube平台的“网红”,在向本国网民介绍日本时,歪曲历史事实,为日本“辩解”。吉尔伯特公然发表“东京审判为恶名昭著的闹剧”等言论;米凯拉在介绍日本文化的视频中零星嵌入颠倒黑白的错误观点,如在介绍广岛旅游的视频中称,“日本民众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当时日本只不过是为获得生存的权利与美好的生活前景”。在Reddit和X(原Twitter)上,“历史战”论客伪装成普通用户参与历史讨论,利用语言能力与知识储备的不对等性,引用所谓“原始史料”,有针对性地输出错误历史认知,甚至通过“购买点赞”提高内容曝光度。

历史真相是不可能被篡改的。日本右翼发动所谓“历史战”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军国主义招魂,使其“附身”当代日本,转世重生。历史证明,军国主义只会让日本陷入灭顶之灾。日本右翼赢得“历史战”之日,便是当代日本开启灾难轮回之始。篡改历史,只会重蹈覆辙;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