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作者:宋志强 来源:38军军魂 2025-04-29 2582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李际均中将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李际均中将,生于1934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侦察参谋,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上将的秘书,军科学术调研处处长。担任过师长(越级)、军长(越级)、机械化集团军军长,指挥过集团军规模的实兵对抗演习,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此专门拍摄了军教纪录片。李将军曾受到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张爱萍上将、洪学智上将、赵南起上将、秦基伟上将等军队领导人的赞赏和勉励。

李际均将军曾是我军主要的改革家,曾担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副大军区职)兼中央军委军队改革办公室主任(克劳塞维茨在德国军队也曾任此职务),主持了当时我军改革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对我军改革和建设有过重大历史贡献。

李际均将军,是三届中共中央委员。当年曾拟议,由他出任军委副秘书长兼军办主任,主管作战的第一副总参谋长。1992年底,李际均主任调离军办,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1998年退休,任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北京大学和北大国关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今年88岁。

1988年2月到1990年7月,我曾是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李际均中将(副兵团职)的秘书,在他身边工作。

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上将说:我军如果评军事学院士,李际均同志是第一人。

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赵南起上将说:李际均同志是当代中国军事学术第一把交椅。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李际均将军主要著作:

《战争理论与实践》(论文集。论及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指挥自动化等军事学术各方面问题)。

《论战略》(战略论文集)。

《军事战略思维》(战略专著。动用了他读书积累的2万多张资料卡片。文后,分别列出了他对外军历史上40余个重大战争计划的总结。每个,都有他独到的分析和见解。这些战争计划,每个都可以作为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李将军教出的博士,已出任军委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

《军事科研思考与学术对话》(授课、访谈、演讲记录。内容丰富精彩)。

《中国军事战略思维》(战略专著,已被境内外3家出版社出版。 蒙老首长信任并委托,我有幸参加了本书几个版本中《代序》或《跋》的撰写工作。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翰.邓普西上将来访时提出,想要中国最好的军事著作。总参谋部经商军事科学院,将此书赠送给了邓普西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此书,刊登了敌对势力如何对付李际均等中国军事思想家的内容。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李际均将军二三事:

李际均将军在职时,诸多不便。1998年他刚刚退休,正值北大百年校庆。我给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拿去了李的两本著作,推荐李来做兼职教授。之前做了李好长时间工作,他才答应。

我的出发点是,以李将军的水平,应该有个讲坛。二是对母校北大有感情,感到北大特别是国关学院,需要有高水平的军事教育和国防教育。

后来,北大和国关学院先后都向李送了聘书。李将军还是人大、南开和北京行政学院的兼职教授。

李在外交学院的演讲,该院师生好评如潮。李曾来国关学院,讲了几次课。后来觉得一些教授水平太低,没法交流,就不愿来了。

2009年,李出席“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是我军第一个赴台的将领,精彩发言,语惊四座。李说:如果台当局承认“一个中国”,胜过养50万兵。

台湾学术代表团来访,谈后惊呼:人民解放军还有如此高水平的将军!李答:这样的将军还有很多。

台学者和李对话时,就像小学生,祝酒时说:李将军,你真有大将风度。李答:我只有中将风度。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约瑟夫.奈率团来访,和李谈后,拿出自己的著作,题上:赠给中国伟大的战略家李际均将军。

1997年,李率军事科学院代表团访美,美国防部改变原先的计划,几位领导一个一个地会见李将军,为的是好好了解,未来最可怕的对手水平如何、长得啥样。

美方大吹特吹其海湾战争的“左勾拳”行动,李将军手指地图说,1950年11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朝鲜三所里、龙源里的穿插行动,就是一记漂亮的“左勾拳”。我军当年的行军速度,你们现在也没有赶上。

接待李将军的美陆军,把着不让其他军种参与接待,说接待李将军是我们陆军的荣耀。陪同的我驻美武官处人员说,改开以后我军不少将领来访美。真正能从气势上和水平上都压倒对方的,只有这一位。

美方人员问我工作人员:你们的李将军是否要被提升啊?(那时我已知道,内定的是退休)。

李将军在美陆军战争学院演讲时说,用酒杯瞄准要好过用步枪瞄准。现场气氛热烈,有人说,我是李将军的崇拜者,还有人说能背诵李将军的一些著作。

李将军率中国友联会代表团访日,谈话中假捧明石康(日本外交官,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集中火力抨击态度恶劣的几名自卫队高官,取得全胜。返回时飞机还没落地,总政联络部已派人手捧鲜花,到机场迎接

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军办副主任李际均(副兵团职)被授予中将军衔。有人疑问:建国后入伍的副兵团职,怎么能授中将呢?总政干部部的答复是:考虑到李际均同志今后的(任职)发展,授中将并不算高。那时,我经常陪同李主任出席各种会议、活动。因美国南北战争时,也有一位李将军。见到记者,我有时会调皮地介绍:This is general Li。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李际均将军,是我军杰出的军事改革家(中央军委军队改革办公室主任)、理论家(著作等身)、思想家(美情报人员语)、战略家(约瑟夫.奈题词)、教育家(博导),军事哲学家和军事历史学家(作为代表团长率团出访)。

李际均将军,曾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团副团长(团长秦基伟上将)访朝,作为中国友联会代表团团长访日,作为中国军事历史学家代表团团长出访罗马尼亚,作为军事科学院代表团团长出访美国。

在改革年代,李际均将军提出,军队工作,要以军事工作为中心,以战斗力为标准。经中央军委批准,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高于一切,领土主权必须保卫。在有关重大问题上,李际均将军指示部属全力交涉,多次在重大军事行动和国家立法、军队立法中,坚持原则,顶住压力,绝不退让,为中央军委正确决策,做出过重大贡献。

当年越南派兵强占我南沙岛礁,在军事上与我形成对峙,南海局势日益严峻。李际均向军委领导提出:“中国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重大。南海所蕴藏的石油资源可以保证中国百年的能源需求。因此,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海洋权益。如果现在不收复被外国占据的岛礁,将来国际化就难办了”。而且,南沙的一些礁盘形体完整坚硬广大,便于填充后建立机场。

在军委领导的支持下,李际均起草了处理和解决南沙群岛争端与军委领导同志的谈话纪要,并上报邓小平批准,据此确立了我们在处理和解决南沙群岛争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为做好收复南沙的军事斗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988年,经李际均将军建议并力陈,中央军委下令中国军队在南海赤瓜礁,对越展开自卫还击作战,即“3.14海战”。此战击沉越船2艘,重创越船1艘,俘虏越军40多人,其中中校军官1人。越船伤亡约400人;中国海军仅负伤1人,大获全胜,一举收复并控制了6个岛礁,这一仗才使我们在南沙有了立足点。

后来李际均又提议发起延伸作战,进一步扩大战果,收复其余被外国占据的岛礁,以绝后患。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被采纳。后来南沙有几十个岛礁接连被抢占,成为西方和周边有关国家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借此牵制中国的平台。

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之后,李际均几次提出要“陆上佯攻,海上真打,收回北部湾白龙尾岛”。若当时真能实现,则可避免后来中越在北部湾海域划界时以白龙尾岛作为越领海基线,划去大面积的海疆和渔场。而且,李际均不建议把陆上边界一笔划清,使之未来海上作战时能在陆上对其牵制。

龚铁鹰同志在回忆文章里说,李际均坚持把钓鱼岛明确划定为我疆域。1990年4月,国家海洋局呈报国务院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稿),在涉及中国领海主权的条款上未写钓鱼岛。李际均敏锐提出:“钓鱼岛主权如果现在不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后人就失去了解决这个主权问题的法律依据”。

他指出“祖宗的坟头一个也不许丢,这就是原则”;并在军委法制局的报告中批示,此法“应坚持先由军委审议,并明确钓鱼岛主权属我。”

1991年3月底,他又两次批示:“领土主权,国脉所系,据理力争,不可让步。国际斗争服从国家利益。”并坚决支持总参提出的关于“领海基线以最前沿岛屿为准,适当东移”的方案。

为表明军方立场,他派军委法制局的同志数次与外交部门进行交涉,同时向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军队委员分别做出汇报,并要求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审议过程中,必须坚持明确写上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否则建议不予通过。

由于军方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经过近一年多的反复交涉,有关职能部门最终采纳了军队的意见。李际均当时的政治远见和坚定不移的立场,对于今天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斗争是多么关键和重要!也可看到李际均所说“军事战略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治目标。外交服从国防,而不是国防服从外交”的的合理之处。

李际均将军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所做的重大贡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他听到有人鼓吹要“建设和谐边境”怒不可遏。他说人家日思夜想侵吞你的国土,你和谁建设和谐边境?我们怎么能自废武功!属于中国的领土,就是要寸土必争,国家的基本主权是不可以让渡的,不然要军队干什么!

他觉得问题严重,立即给军委写信,建议对我整个边境海岸线进行巡查,把我们的篱笆扎紧。军委采纳了他的意见,派出一位副总长带队检查边境海防守卫情况,肃清这种谬论,加强边境防线建设。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其实有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读懂李际均。李将军是我军的务实派,既不是什么鹰派,更不是什么战狼。他是赤胆忠诚的中国军人,是我军杰出的高级指挥员,是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军事天才,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干家,是实事求是钻研创新军事理论的思想家,是令敌人生畏的我军高级将领。他的逝世,使我们国家、民族和军队痛失一代英才。

李际均将军和“老朋友”白邦瑞。前面提到一个叫白邦瑞的,曾任美助理国防部长帮办,拉姆斯菲尔德的密友。在江苏召开的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上,白说:感谢李际均将军邀请我来参会。我还在研读李将军的著作。李际均将军说:白邦瑞,美国赢得了伊拉克战争,但是没有赢得和平。回去告诉你的上级,我已经就战争与和平有关问题5次警告过你们。现在是第6次,……。白邦瑞是个中国通,曾戏说:孙子兵法太重要了。我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

李际均将军这才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柔中有刚,该硬就硬。而不是像战狼那样,一会软一会硬。强硬何错之有?不应该的是僵硬和死硬。

军委办公厅原主任肖洪达同志,1985年秋调中央纪委工作。临走前,他告诉我,新的军办主任要来了,是38集团军军长李际均同志。结果到1987年12月,党的13大结束,李际均同志才来到军办,而命令是任副主任。肖主任后来曾对我说,因为有人告状,中央纪委曾5次调查李际均同志的情况,结果是查出了一个优秀干部。

1988年,经军办副主任李际均建议,军委发出通知,对军队建设重大问题进行系统调研论证。在此基础上,军队改革办公室由李际均同志主持,进行综合性方案再论证,报军委批准,向全军下发了《关于加快军队改革的决定》。经过数年实施,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现代化步伐大大加速。

1992年,李际均将军在高层会议上,和几位军队领导人一起,坚决反对军队经商,否决了所谓为军队创收,成立盘古公司的方案,坚持军队改革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没有让国家和人民的财富蒙受更大的损失。

李际均将军,一生清廉。他的父亲,是一位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主向往的私塾先生,当年给他取这个名字,就是对“世界大同,国际平均”的期盼。

李在38军当军长下部队,每次临走时都让司机打开后备箱,如果发现有下面送的礼品,当即撇出去,不给面子。

在军办当主任时,一名将军给他送礼,是一箱当时很稀有的照相机、收音机、录音笔等电子产品,我正在他的办公室。他当即让我找来一位局长,当场写收条并登记造册,吩咐给机关公用,搞得送礼人狼狈不堪。

原部队一位领导的老婆耍官僚,不满意家里装修的玻璃,都给捅碎了。李在会议上指名道姓严厉批评。

因为反映海军核安全的问题,得罪了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张跑到刘华清办公室大闹告状。刘的秘书李曙光,在北戴河餐厅耍威风,被李主任厉声训斥,还说:我可不是李莲英!

李际均将军,作为我军高级将领,保持了人民军队的传统和本色,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对素不相识的普通人能表示关怀,对部属困难也放在心上。

一次视察机关信访室,看到一名群众踌躇徘徊,随即吩咐工作人员:问问他有什么事,要好好答对。

他从来不把配给自己使用的专车看做私车,经常在家属院里招呼:我要出去办事了,有顺路的可以上车,咱们一起走啊。

有位机关干部,每天早起用自行车驮上孩子,送城里上学,再去上班。李主任了解后,每次遇上,就让司机追上去,把父子俩叫上车,拉上自行车,送到学校再去机关。有一次司机不想拉,远远看到父子俩就转弯开走了。事后,老首长教育司机:你难道不知道我怎么想的吗?做人心得要好啊!

李主任有个妹妹,身患重病,高昂的药费,一直由李主任负担。当时李主任收入也不高,就这样持续了很多年。

2014年5月,我和几位首长的老部下举杯,祝贺将军80岁生日,献上了精美的花篮。

2015年春,首长的著作出版。军科世界军事研究部部长王卫星将军,设宴庆祝。席间,首长高兴地和大家唱起了中外著名歌曲。

2016年春夏之交,将军罹患脑梗,住进医院。我曾几次前去看望,知道老首长在顽强地和疾病做斗争。想不到凶恶的新冠病毒,竟然夺走了将军和许许多多人的生命。

李际均将军有一手遒劲的硬笔书法,功力深厚,非常耐看,仔细品味,果字如其人也。

李际均将军是当代我军出类拔萃的高级将领。我只是有幸,在改革年代,曾作为秘书,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受到老首长的信任和勉励。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李际均将军,是个传奇人物。当军长时,每天夜宿作战值班室隔壁。接电话时,就从双层床上铺跳下来。在军办工作时,累了乏了,就在办公室拿一会大顶。光脚穿皮鞋,后跟竟给踩塌了。嫌网眼皮鞋不够凉快,自己又扎了一些网眼。睡觉还不穿衣服。不想锻炼时,就说生命在于不动。想锻炼时,十一期间跳进玉渊潭八一湖游泳。给机关干部拜年时,还能幽默地行个西式大礼。天不怕地不怕,去西线边防时为抵近观察,竟然深入到敌军目视距离。

老首长严厉起来,凡人都怕。讲话发言,出口成章,言简意赅,且妙趣横生。初次见面,感觉他个子不高。当了解到他的能力、水平和内心以后,就再也没有过这种感觉了。

面对这位首长,我可以无拘无束,直抒胸襟。我们之间真正的相互深入了解,也是在他不再是我的首长,特别是离开军办以后。

调离军办那天,我整晚陪在他的房间,听到无数个慰问他的电话。一抬头看到墙上的条幅,正是林则徐的名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993年秋,我奉调去北戴河工作,时任军科副院长的李际均将军,专程来我家为我送行。

1998年夏,我接到他任北大兼职教授的聘书,提着一瓶酒就进了他家。将军夫人说,怎么觉得我比他还要快乐。

后来的将军于我,更像师长,更像慈父。每次前去探望,一聊就没有个头,听他讲话完全是一种享受。有时,他要亲自为我倒茶,拿起水果就要削给我吃,还满世界给我找烟抽。我何德何能,受此抬爱?!这种幸福,谁有?十多年前,一次和首长聊天,他开玩笑说:“我的生前好友里,你在前十名里。”

首长新著三个版本的《代序》和《跋》,我参与了撰写。首长让我署名,我受宠若惊,因为从没敢想自己名字出现大军事家的书里,开始没有答应。可将军坚持,还一定要把我名字排在最前面。推辞不掉时,我就知道,只能从命了。

这位老首长在我心目中,不仅是威严的将军和严谨的学者,更是一位刚直不阿、能力高超的领导,一位思维超前、逻辑缜密的智者,一位对外交往、谈判辩论的强者,一位善良慈祥、可亲可爱的长者,一位热爱生活、乐观风趣的老人。

在人民解放军里,李际均绝对是个另类。但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将军的傲骨、学者的风采、领导的水平和指挥的艺术,体会到改革建设的艰辛不易,也永远期待着我们民族和军队的未来。

李际均将军,是一个大写的人。我理解,尽管我们处在动荡的大时代,时常身不由己,信念的坚定和内心的坚持,仍然是最重要的。不同的人,所处环境不同,际遇不同,努力程度不同,秉持态度、信念意志也不同。每个人,有不同的高光时刻。但是归根结底,大背景下的个人历史,还是由自己来书写的。坚定和坚持,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也是李际均将军给后人留下的重要启示。

李际均将军,50年代在朝鲜战场与敌军浴血奋战,60年代在军科辅佐宋时轮将军指导军事科研,70、80年代为集团军试点和军队改革呕心沥血,90年代以后领导军事科研、潜心著书立说。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逐渐成长为我军出类拔萃的高级将领。

李际均将军,是当代中国的军魂,是全军将士的榜样,是虚怀若谷的学者,是躬行实践的高级指挥员,是勇立潮头的军事改革家,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天才。

银幕上的《满江红》,仅是虚构的故事,而李际均将军的功绩,乃是真实的存在。

李际均将军说:军人的信念,就是要“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精通军事指挥艺术,具有勇敢和献身精神。”

李际均将军说:“国家利益是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维护国家利益是战略的最高准则和神圣职责。”

李际均将军说:“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民族生存至上、发展至上、统一至上,国家领土和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是战略的最高准则。”

李际均将军说:“人总会有不期而至的那一天,闪烁在脑海中的灯火会突然止熄,喧腾在胸中的心潮也会归于沉寂。但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要使自己的心不被尘封,而努力追求人生的完美,并从中得到欢乐和激情的驱动。无论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艰险与平淡,作为人生体验都是财富,当然从挫折和艰险中获得的智慧更弥足珍贵。

一个人保持心灵的纯真要靠理想,那是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一块净土和永不熄灭的光明。经过生活的磨砺,最终会获得认识必然之后的自由,会感受摆脱私欲之后的无所求、也无所惧的轻松,会有‘不以盛衰易节’的坚定和不唯书、不唯上、不浮躁、不媚俗的超越自我的思想境界。”这些,李际均将军都做到了。

2023年1月13日18时,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事业,有人继承。他的功勋,永留于世。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敬爱的老首长李际均将军千古!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破阵子(摘句)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怜白发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西江月•纪念抗美援朝

李际均.2002

阔别五十春秋,

又到鸭绿桥头。

英雄碧血染山丘,

半岛纷争依旧。

世纪风狂雨骤,

一代壮志何求?

韶华不为少年留,

谁解丹心白首。

悼李际均将军

宋志强 2023

戎马一生为国酬,

文韬武略镇敌酋。

赤胆忠心铸利剑,

将军西去锦囊留。

公生明兮廉生威,

不畏权奸心无愧。

战火炼出英雄胆,

沙场点兵令旗挥。

军改大任勇担负,

位列中枢心血呕。

足智多谋献良策,

强边固防巩金瓯。

将星陨落实堪悲,

痛失首长心欲碎。

内忧外患须清醒,

保家卫国看此辈。

俄乌拼杀战犹酣,

百年变局已上演。

倒退之路非正途,

历史车轮终向前。

于2025年4月27日更新

【精彩留言】

朗里格朗:敬佩这位大军事家!也感谢文章的作者,让我们认识了我军的杰出人才

太阳君(孙军):令人肃然起敬,谁举荐他当军办主任,令人钦佩!谁让他平调到军科?谁迟迟不用他?后两者谁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吗?这样优秀的人才不用,天理难容,恨不得谁都下台,让他干!!!

田园之家:感谢宋兄让我认识了李将军

舒然悠然牟:字里行间都是难得的对首长的爱!

舒然悠然牟:再次阅读全篇,仍然感动万分!

李焕群:李际将军永垂不朽!

zhijun:91年新兵第一年时我在公务班,负责4楼的服务保障,有幸为李主任打水、送报纸、收拾办公室卫生,每次敲门进去送报纸主任都要说声谢谢。后来在北戴河和大楼后院又见过几次,主任和蔼可亲,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李主任千古!

乐天:愿李将军一路走好!!

善良老头:我八四年左右在计划指导部任保密助理员,有幸接触到了任宋院长秘书兼指导部调研处处长的李际均将军,李将军为人低调谦和,军事理论水平在当时的军科也数一二。李将军下部队任职后,我去军校学习再无接触。

dai :一篇图文并茂、内容详实、感人至深的好文章。老主任住在复兴路7号附1号楼时,我曾有幸到家为他服务过,解决了他电脑的问题,当时签名送了我一本他的著作。他平易近人、睿智儒雅的学者风度,让我感受到大师的气场!老主任永垂不朽!

一介书生:李将军千古!

lyan:代谷云沉痛哀悼李际均首长一路走好

幼稚的金猪:感谢宋大哥真情的记录。李主任一路走好。

ian:都应该读一读啊

悠然茉莉:

瑰宝龙,超级红龙:

宋志强:忆李际均将军

作者简介:宋志强,1952年出生,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局原副局长,正师职,大校,中共党员。1970~1975,北京军区炮兵第61师601团战士,曾任团部打字员、连队文书。1975~1979,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人,曾任工段团支部书记,分厂保卫干事、武装干事。1979~1983,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读书,曾任系学生会主席兼班长。1983.8起,在军委办公厅工作。2007.6退休。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7
0
0
0
0
0
0